混合型塑膠跑道介紹
2019-09-21 13:53 來自: 塑膠跑道網
混合型塑膠跑道是一種跑道材料,選用混合結構,面層為PU顆粒或EPDM耐候性環保五顏六色顆粒,母體是全PU摻合部分橡膠顆粒。施工工藝簡略,符合世界賽事標準,標準厚度13mm。

混合型塑膠跑道特性:全天候運用,任何時節及溫差,均能保持高水準的質量,雨后可當即運用,增加運用時刻,前進場所運用率。
彈性:具有適度的彈性及反彈力,可減少膂力的消耗,增進比賽效果。
耐沖擊:適度吸收腳部沖擊力,減少運動損害,長期練習及比賽均合適。
耐候性:不會因紫外線、臭氧、酸雨的污染而褪色、粉化或軟化,并能長期保持其艷麗的色彩。
耐磨性:耐磨耗性小于2.5%,滿足各級學校長時刻,高運用頻率的需求。
耐緊縮性:不會由于田徑器材的重壓而無法恢復彈性。
抗釘力:在受力最大運用最一再的百米起跑點,也不會遭到釘鞋或起跑架損壞。
耐沖擊性:具有強韌的彈性層及緩沖層,可吸收微弱的沖擊,表面不會受損。
平坦性:施工時運用自流平材料,表面平坦,能符合特別平坦的比賽場所要求。
粘接性:特別施工處理,粘接力強,可限制水份上升,無起泡、剝離等現象。
安全性:可避免跌倒所發作的運動損害。
經濟:維護便當、節約管理費用。
色彩:專用高彈性EPDM和PU顆粒,表面色彩柔軟,顆粒狀表層,避免扎眼光線的反射,漂亮耐久,并可選用多色彩搭配。
施工技術指標
比重 標明值±0.10
硬度(HS) 45~65
抗拉強度(kgf/c㎡(Mpa) 25(2.45)以上
撕裂強度(kgf/cm(N/mm) 10(98)以上
伸長率% 250以上
緊縮永久變形率% 35以上
耐磨耗性 2.5以下
硬度(HS) 原硬度值之改動±5
抗拉強度(kgf/c㎡(Mpa) 老化試驗前數量之80%~150%
撕裂強度(kgf/cm(N/mm) 老化試驗前數量之80%~150%
伸長率% 200以上
塑膠跑道鋪裝
施工工藝是選用三步施工法進行鋪裝的。首要在膠液中參加適量的橡膠粒,攤鋪底膠厚度為8毫米,待其固化后,在上面再鋪裝厚度為2毫米的膠液,用人工均勻地撒上紅顆粒,回收剩下膠粒,終究在上面噴一層膠液。
工藝簡圖
清掃場所 → 底膠配料 → 混合攪拌 → 攤鋪 → 消泡 → 固化 → 面膠配料 → 混合攪拌 → 攤鋪→ 消泡 →撒顆粒→回收膠粒→ 滾膠→ 測量畫線 → 檢測點線 → 竣工
鋪設工藝說明修正
(1)首要檢查基礎層的平坦度,對凹凸部位進行找平(如水泥砼基礎需酸洗)。 (2)底膠鋪設: 鋪設底膠之前先將地基基礎清掃潔凈,準備好施工用的東西。 a) 依照工藝要求測量出施工線的方位,放好施工線。 b) 鋪設時由場所一側開端,按場所寬度一次性刮膠。 c) 刮膠時速度均勻,及時對露底、凹陷、凸起處進行補膠或刮平。 d) 成膠后,對全場進行檢查,以保證面膠鋪設的厚度。 (3)面膠的攤鋪: a)刮膠時盡量縮短每一桶膠液的間隔時刻,使成膠速度均勻共同。 b)時刻查詢膠面的厚度。 c)刮面膠,在面膠未固化前,撒上紅顆粒,待其徹底固化后,將剩下面膠粒清掃潔凈。 d)噴膠,保證顆粒不墜落。 (4)工藝線噴劃: 依照現行的田徑場所設備標準準確測量出工藝線的方位,然后用聚氨酯漆噴刷。
更多>>
塑膠跑道推薦
- 學校混合型塑膠跑道
- 混合型塑膠跑道面層
- 混合型塑膠跑道雨后不積水的施工經驗
- 徐州混合型塑膠跑道
- 溫州混合型塑膠跑道
- 上海混合型塑膠跑道
- 混合型塑膠跑道特點
- 混合型塑膠跑道技術指標
- 混合型塑膠跑道優點
- 混合型塑膠跑道報價
- 自結紋混合型塑膠跑道的優勢
- 混合型塑膠跑道做法